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原料都是哪些?
跟中量元素水溶肥不同,为微量元素水溶肥提高原料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,比较常见的微量元素肥料就有铁、锰、锌、铜、钼等几种。
先是,供铁原料。
铁元素参与合成叶绿素和蛋白质及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,是酶的活化剂,能够促进植物呼吸作用,增强植株抗病性。铁是地壳中分布广的化学元素之一,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铁,但对作物有效的铁含量均很少,尤其在碱性偏高的石灰性土壤中,铁素的可给性更低。土壤铁有效态含量高低与土壤酸碱度、土壤碳酸钙及黏粒含量、土壤水的饱和度及土壤有机质等因素有关。此外,土壤中磷含量或猛含量或钼含量过高均会导致铁素缺乏。因此,合理地补充铁素营养至关重要,在双子叶作物,如蔬菜、瓜果中施用效果明显。常见的微量元素水溶肥和叶面肥的生产原料中,能供铁的基础原料产品有硫酸亚铁、硫酸亚铁铵以及EDTA螯合态铁。
供锰原料
锰是多种酶的活化剂,参与酶的组成和调节酶的活性,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,能够影响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代谢,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。而在我国北方,大面积的石灰性土壤,尤其是质地轻、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少的土壤,猛素供给往往不足。土壤有效锭含量多少与土壤氢离子浓度、氧化还原电位、土壤质地以及土壤水分状况等有关。此外,低温弱光和干燥的季节以及富含铁、铜、锌的土壤均会出现缺锭现象。常见的微量元素水溶肥和叶面肥的生产原料中,含锰水溶性原料有硫酸锰、氯化锰和螯合态锰。
锌在作物营养中的功能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,对作物体内的物质水解、氧化还原过程和蛋白质合成起着重要作用,能够促进作物生殖器官发育和提高作物抗逆性。作物根系只能吸收利用土壤中可吸收态的锌。据调查表明,我国缺锌土壤主要分布在北方,分布情况与石灰性土壤的分布模式基本相似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土壤pH、温度、有机质等有关,此外,土壤有效磷含量过高或大量施用磷肥也会导致土壤出现缺锌现象。一般锌主要用于玉米、豆类、棉麻类作物。常见的水溶肥和叶面肥的生产原料中,水溶性供锌原料肥主要有硫酸锌、硝酸锌、氯化锌和螯合态锌等。
供铜原料
铜能够参与光合合成和硝酸盐的还原,并能参与氮素代谢,影响固氮作用,对促进花器官发育和木质素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。对于长期施用畜禽粪肥的菜田和果园,因其含有大量的铜,应关注如何避免其积累问题。而对于缺铜的作物,一般可以选择施用水溶性肥料或者叶面喷施含铜水溶性肥料。通常胡萝卜、苜蓿、葛苣、燕麦、洋葱等作物对铜肥比较敏感,特别在营养生长阶段。常见的微量元素水溶肥和叶面肥的生产原料中,见供铜水溶性原料肥主要包含硫酸铜、氯化铜和螯合态铜等。
供硼原料
硼对作物分生组织中生长素的生物合成起着重要作用,能够促进花芽分化,促进细胞的伸长与分裂,并对作物生长中核酸含量和糖类运输起着重要作用。此外,硼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,增加固氮量。影响硼有效性重要的因素是土壤pH,随着土壤pH的升高,硼的有效性降低。此外,硼的有效性与土壤质地有关,砂地上生长的蔬菜常出现缺硼症状,黏土中的硼含量高,但有效性低。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是决定土壤硼含量的主要因素,有机质是作物需硼的基本来源,有机质含量升高可以提高硼的有效性。由于硼与硝酸盐一样易淋洗,在降雨量或灌溉量过大的情况下,土壤可溶性硼会被淋失,尤其在酸性和砂性土壤中。土壤中过量的钙会导致硼的缺乏,而硼的缺乏对钙没有大的影响。硼的缺乏会稍微促进钙的吸收,抑制钙向植株高处叶片的运输。一般十字花科作物对硼肥的需求量比较多,比如油菜。常见的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原料中,供硼水溶性原料产品有硼酸、硼砂、四硼酸钠及四水八硼酸钠等。
供钼原料
钼是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成分,影响生物固氮、光合作用及生殖器官的发育,能够增强作物的抗旱、抗寒及抗病能力。作物能够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有效钼。北方地区缺钼主要由于成土母质含钼量极低,东北平原由于土壤对钼的固定能力较强,造成该地区土壤中钼含量普遍偏低;而在南方,土壤全钼含量并不低,但由于降水量较大,淋溶作用较强,同时土壤氢离子浓度较大,因而造成作物缺钼。钼是非常贵重的金属,所以钼肥一般价格比较昂贵,但作物需要的浓度和数量很低,钼肥对十字花科作物与豆科作物肥效显著。常见的微量元素水溶肥的生产原料中,水溶性供钼原料有钼酸、钼酸铵和钼酸钠等。